8月24日,“美麗中國中脊帶-龍江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哈爾濱成功舉辦。會議由黑龍江省科學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黑河市愛輝區人民政府、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理局主辦,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聯合主辦,HIST哈爾濱分中心、濕地與生態保育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黑龍省生態環境廳、黑龍江省文化旅游廳等“美麗中國中脊帶”相關政府部門和30余家全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保護區的專家學者代表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線上直播觀看人次達42.5萬。
本次會議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主任、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郭華東、黑龍江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春燕、省林業和草原局常務副局長時永錄、黑河市愛輝區區委書記霍德才分別在開幕式上為會議致辭。
會議以“美麗中國中脊帶-龍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邀請30余位國內知名專家圍繞專題作精彩報告。郭華東院士在論壇上圍繞《黑龍江可持續發展目標研究》作特邀報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云南農業大學盛軍教授、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倪紅偉研究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代化農業研究院宿健飛院長分別圍繞《美麗中國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與美麗龍江建設》《生物資源+生物制造:生物產業和生物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美麗中國中脊帶的龍江思考》《助力農業強省建設,振興現代化農業管理》作大會主旨報告。
郭華東院士指出,黑龍江位于“美麗中國中脊帶”的“黑龍江興安生態旅游經濟帶區”,是連通中俄蒙經濟走廊形成中脊帶“一帶、兩端、三國、九省”格局的重要區域?;诘厍虼髷祿治龅慕Y果表明,黑龍江省環境可持續發展指標過去十年總體不斷提升,其中濕地面積、公共交通便利程度、土地退化減少方面指標得到顯著提升。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黑龍江省應抓住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機遇期,加快、加強“青山綠水”向“金山銀山”轉換方式與途徑的深入研究,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區域高質量生態經濟“龍江模式”。
分論壇圍繞“美麗中國中脊帶”東北段高質量發展路徑、綠色生態產業創新發展、高品質生態環境建設、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四個專題展開學術研討。與會專家凝聚智慧、共謀發展,結合各自學術研究領域的經驗成果和發展前景,多層面、多角度探索“美麗中國中脊帶”東北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實現方法,形成并發布《美麗中國中脊帶-龍江可持續發展哈爾濱倡議》,為龍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布五點倡議。HIST副主任王心源研究員、HIST副主任付碧宏研究員、黑龍江省科學院高新技術研究院張介馳研究員、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倪紅偉研究員、HIST副主任陳富龍研究員主持專題論壇。
會議主辦單位黑龍江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劉春燕指出,構建推進“美麗中國中脊帶”是全面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的創新探索和務實舉措。黑龍江省科學院作為區域科技創新的“排頭兵”,一直致力于美麗中國中脊帶東北段建設。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黑龍江省科學院愿與國內外科技同仁攜手,凝聚各方優勢資源,協同科技創新,扎實推進“美麗中國中脊帶”龍江實踐,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