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

News

新聞動態

MENU

HIST與ICOMOS主辦空間技術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2023-04-06

2023年3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與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在線主辦空間技術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由ICOMOS總干事瑪麗-勞爾·拉文尼爾主持。來自中國、英國、葡萄牙、哥倫比亞、柬埔寨、哈薩克斯坦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名代表出席此次會議。

ICOMOS總干事瑪麗-勞爾·拉文尼爾在致辭中表示,這是自去年11月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首次聯合主辦的會議。我很高興出席此次會議,并希望未來長期合作,產出更多的豐碩成果。

HIST數據處理部部長何國金研究員作題為“對地觀測大數據及其應用”的報告。他介紹了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時代的對地觀測需求、技術發展和數據共享以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重點分析了對地觀測大數據在相關可持續發展目標監測與評估中的應用案例。

HIST副主任陳富龍研究員以“遙感科技助力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為題作報告。他介紹了文化遺產的概念、重要性和面臨的自然和人為影響因素,通過案例分析了遙感在考古、文化遺產預防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應用原理,并希望加強跨學科研究和多邊合作共同助力文化遺產保護。

HIST研究一部部長、副研究員駱磊以“空間技術在考古探測中的應用”為題作報告。他結合國內外典型案例介紹了如何利用多光譜、高光譜、合成孔徑雷達、激光雷達等空天遙感技術探測考古遺址的原理。

ICOMOS空天遺產國際科委會主席蓋伊·喬拉耶夫以“對地觀測與太空探索遺產”為題作報告。他介紹了空天遺產的概念、新成立的空天遺產國際科委會的使命等,并重點闡述了不同類型的空天遺產。

此次會議普及了基于空間技術的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提升了遺產地管理者、科研人員、技術人員和社會大眾的科學保護意識,推廣了空間技術在文化遺產識別、監測、評估與保護中的應用。

據了解,雙方未來還將在遺產監測評估、科學研究、管理咨詢、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共同助力《世界遺產公約》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

HIST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11年在全球設立的唯一一個基于空間技術的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建設,旨在利用空間技術,為UNESCO及其成員國在世界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和管理方面提供空間技術支持,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ICOMOS是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非政府、非盈利的國際組織。該組織由1萬余名會員、106個國家委員會和30個國際科學委員會組成。作為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業咨詢機構,ICOMOS在評估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和監測世界遺產保護狀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新聞動態

News